随着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,亚马逊全球开店也成了卖家争相入驻的平台。
那么亚马逊美国公司卖家和中国卖家都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?
优势:
美国本土卖家可以借助当地经销商降低备货成本,借助自有仓库降低滞销库存长期仓储费风险。
相比于国内卖家需要备货发货到美国承受销售前期的资金压力,不少美国本土卖家可以到当地经销商进行按需入货,在自己的仓库进行一些必要的包装改动再发货到亚马逊FBA仓。
这对于早期测试产品销量可以降低备货成本和风险,万一出现滞销也能把货返回自有仓库进行重新换标,再次入仓,或通过eBay、线下批发等渠道销售。
对于国内卖家来说,资金快速周转尤为重要,所以几乎都与时间竞争,希望能快速把排名做起来。
美国本土卖家在产品设计和品牌会下大力气。
重视产品设计,重视品牌,这是大部分美国本土卖家的运营共识。
美国本土卖家的优势是离消费者近,能更快洞察需求,进行产品设计和迭代,并形成品牌。
美国本土卖家融资相对更容易。
国内亚马逊卖家,如果年销售额不到亿级,或者没有土地等抵押物,或没有创投融资等背景,很难向银行借款作为资金周转。
但在美国,由于财务规范做得比较好,卖家是比国内同行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。
对于电商行业,尤其旺季前夕,做得越大越缺钱,低利率融资是非常必要的。
这方面,美国卖家相对更有优势。
劣势:
在美国,员工成本高,仓库成本高,可以聘用的电商人才少。
美国本土卖家运营手法相当缺乏,站内站外上排名的手段很少。
国内亚马逊电商在短短几年里,运营体系可以说已经发展地非常完善了,而且各种站内站外运营手法,资源配套,十分完善。
美国缺乏电商学习氛围和行业资讯分享。
在美国,电商对比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行业只能算是一个不那么先进的行业,所以学习氛围、资讯交流分享对比国内都是比较弱的。
美国供应链和运营服务产业链条不够完善。
亚马逊上销售的大量商品,都产自中国。
国内卖家天然地离货近,而美国卖家能掌控设计,但对于制造端,都得依赖国内的供应链,很多时候并不能与供应链及时快速地配合。
公司注册
银行开户
记账报税
年检审计
VAT注册
商标注册
专利申请
著作权登记
电商入驻
网站建设
公证认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