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马逊VC中的DI/PO模式是什么?

一、亚马逊VC中的DI/PO模式

1. DI模式:海运直发的成本优化方案

DI模式要求供应商在产地国港口完成交货,由亚马逊指定的货代(如CDS)承担海运及清关流程。根据数据显示,该模式特别适合大件商品或高物流成本产品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:

物流成本转移:海运费由亚马逊承担(FOB/FCA条款下)

风险规避:清关责任归属亚马逊(DDP条款下)

批量订单优势:单次可承接整柜订单,降低单位运输成本

2. PO模式:本地仓储的灵活运营模式

PO模式采用本地仓直发FBA的链路设计,根据运营案例,其特点包括:

库存周转灵活:支持小批量高频次补货(美国站多为每周一凌晨下单)

物流控制权:卖家可自主选择头程运输方案

末端配送保障:亚马逊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,提升客户体验

二、关税政策变动下的成本结构演变

1. 2024-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要点

301条款扩大:电子类产品关税上浮至25%

海运申报新规:FOB货值申报需包含包装及境内运输成本

反倾销审查:特定品类需预缴保证金(如光伏组件类)

2.不同模式的关税承担机制

结合现在的美国关税选择哪个模式更好?

三、模式选择的三大决策维度

1.产品属性维度

DI模式优选品类

▸大件商品(家具/健身器材)

▸高货值电子产品(关税敏感型)

▸季节性产品(需快速铺货)

PO模式适用场景

▸小件快消品(美妆/服饰)

▸定制化产品(需灵活调整)

▸试销期新品(降低库存风险)

2.供应链能力评估

DI模式要求供应商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,能承接整柜订单(40HQ集装箱约2,200-2,500件大家电)

PO模式更适合多仓布局卖家,需在美国本土维持10-15天周转库存

3.关税策略适配性

根据物流专家建议,当前政策环境下应重点关注:

HS CODE归类优化:利用DI模式的亚马逊专业清关团队进行税号校正

区域价值链构建:在墨西哥/加拿大设厂企业可通过DI模式享受USMCA免税优惠

关税豁免申请:医疗设备等特殊品类卖家,DI模式更易获得亚马逊的GSP认证支持

四、运营风险管控要点

1. DI模式风险预警

库存滞销罚金:

10周未售完库存将扣留25%成本价()

交期延误赔偿:晚于ASN日期到港需支付货值5%违约金

质检标准升级:FDA/FCC认证缺失会导致整柜退运

2. PO模式风险应对

订单拒收惩罚:3次以上拒接PO订单将触发账号降权()

库存周转监控:建议使用FBA Liquid工具动态调整补货量

成本核算陷阱:需计入ISF申报、报关代理等隐性费用(约$350/票)

在当前关税政策波动环境下,DI模式凭借关税成本转嫁能力和规模化优势,更适用于货值高、物流成本占比大的成熟卖家;而PO模式则适合需要快速响应市场、产品迭代频繁的成长型卖家。

建议企业结合自身供应链能力,采用DI+PO组合策略,同时积极申请DF(Direct Fulfillment)权限作为补充方案,构建抗风险能力更强的亚马逊供应链体系。